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尿素生產、消費及出口國,近年來中國尿素產能逐漸增加,與其他多數大宗商品處境類似,被產能過剩所困。對于尿素行業來講,由最初的政府鼓勵,享受免收增值稅、電價享有優惠、運費較普通貨運低等,到近年的特權一一取消,市場化進程加快。再者近年尿素行情基本呈現逐年下滑的走勢,部分尿素企業運行維艱。據卓創了解,目前多數尿素企業成本倒掛,而下半年進入內需淡季,競價銷售現象更為普遍,迫使成本偏高尿素企業主動停車減產,部分缺乏成本優勢的企業或將退出尿素市場。據卓創資訊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煤頭尿素企業毛利率在1.30%,同比下滑12.02%;氣頭尿素企業毛利率1.00%,同比下滑3.12%。
國際方面,隨著新增產能的陸續釋放,國際尿素市場競爭異常激烈,國際尿素價格近年基本呈現震蕩下行趨勢,并與2016年7月觸底反彈。期間主要利好因素為部分地區尿素開工低位,貨源供應偏緊。市場廣為關注的印度尿素標購模式有所轉變——指定港口及數量,招標模式的轉變對中國尿素市場利空明顯。據卓創資訊監測數據顯示,國際小顆粒尿素FOB于2016年7月下旬觸底至180.5美元/噸,較2012年4月底近年高點527.8美元/噸下滑65.80%。國際尿素市場價格刷歷年來新低,中國尿素出口形勢不樂觀。
如上圖所示,近五年中國尿素市場均價整體呈現逐年下滑的走勢,2016年中國尿素出廠均價下滑至近年新低并于8月下旬觸底反彈。據卓創資訊統計,2016年中國尿素出廠均價為1328元/噸,較2015年下滑17.41%,較2012年下滑38.97%。
就2016年全年走勢來看,重要的時間節點主要是:上半年的3月到4月、下半年的8月中下旬以及10月中旬。3月下旬及4月下旬分別受內貿農需采購及局部電價上調影響,尿素價格小幅上調;8月中下旬受到尿素開工低位、工業采購較前期有所放量以及國際尿素價格上揚提振,尿素市場觸底反彈,最低點為1194元/噸,較年初高點下滑16.89%;10月中旬開始,尿素市場迎來年內大爆發,主要支撐為煤炭貨緊價揚拉升成本、企業開工低位以及運費上漲,僅山東地區10月出廠均價上漲140元/噸左右,月漲幅11.64%。
近年尿素市場突出變化為政策導向,主要表現為增值稅恢復征收、鐵路運費上調、電費優惠取消、汽運限載等。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上游煤炭市場受供給側改革影響,持續貨緊價揚,尿素企業成本拉升明顯,企業挺價心態強烈。汽運限載以及鐵路運費上漲,運力相對緊張,制約局部貨源外運,尤其內蒙古以及新疆等地企業庫存高企。同時,貨源流通性減弱,造就區域化挺價。
十三五期間氮肥行業會議精神為:要抓住供給側改革的難得機遇,盡快淘汰落后產能。其中十三五期間淘汰落后產能不少于1000萬噸,產能利用率提升至85%-90%,基本達到產銷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