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天華富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溫室氣體排放監測計劃
A 監測計劃的版本及修訂 | ||||
版本號 | 修訂(發布)內容 | 修訂(發布)時間 | 備注 | |
1.0 | 監測計劃 | 2018年3月20日 | ||
B 報告主體描述 | ||||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名稱 | 四川天華富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
地址 |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榕山鎮 | |||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組織機構代碼) | 91510500759705700J | 行業分類 (按核算指南分類) | 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制造業 | |
法定代表人 | 姓名:陸相東 | 電話: | ||
監測計劃制定人 | 姓名:張 龍 | 電話:0830-5482459 | 郵箱:thzl888@163.com | |
報告主體簡介
單位簡介 四川天華富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坐落在長江之濱的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榕山鎮天華化工園區,是四川天華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成立于2004年3月,注冊資本10億元,已形成固定資產14.61億元,現有員工400余人,年銷售收入4億多元。公司主要從事1,4-丁二醇(BDO)及其下游產品(γ--丁內酯、NMP、PVP、聚四氫呋喃等)的開發、生產和銷售業務。
公司組織機構圖如下:(與母公司四川天華股份有限公司共用)
圖1 公司組織機構圖 現公司產區平面布置如下圖所示。藍色線框部分為富邦裝置區。
圖2 企業廠區平面布置圖
主營產品
主要產品為丁二醇、聚四氫呋喃及其衍生物,現設計生產規模為年產2.5萬噸1,4-丁二醇、年產6.0萬噸1,4-丁二醇;4.6萬噸聚四氫呋喃、1萬噸γ-丁內酯及其系列產品。
主營產品及生產工藝 丁二醇及其衍生物生產線工藝簡介: 企業以天然氣作為原料生產丁二醇的過程中,天然氣經過轉換變成乙炔和含碳物質(甲醇、甲醛),含碳物質(甲醇、甲醛)經變換后全部轉換為甲醛再和乙炔氣反應生產丁二醇;生產過程中輸入的天然氣中的含碳物質全部轉換為丁二醇。一部分丁二醇經過閉環、精制、聚合反應生成聚四氫呋喃(PTMEG),一部分丁二醇通過催化脫氫、精餾提純得到產品γ -丁內酯,γ-丁內酯與氨反應、)精餾提純得到產品2-吡咯烷酮(2PY 以乙炔和 2-吡咯烷酮(2-PY)為原料,在催化劑吡咯烷酸鉀(K-PY)存在的條件下乙烯化生成乙烯基吡咯烷酮(VP),通過精餾提純得到純度大于 99.4%的精制 VP。 在反應過程中,需對原料天然氣進行預熱,該部分動力來源于天然氣的燃燒,經燃燒后產生的CO2直接外排。 企業乙炔火炬和普通火炬是事故狀況放空時使用,平時由天然氣燃燒提供長明火。該部分天然氣已算入燃燒天然氣量中。 ①甲醇合成反應方程式: CO+2H2→CH3OH+Q CO2+3H2→CH3OH+H2O+Q
②丁二醇反應方程式:
(CuC2)W(CH2O)X(C2H2)Y(H2O)Z+CO2 + H2O + HCOOH 催化劑 HO-CH2≡C-C-CH2-OH+ H2——→ HO-CH2-CH=CH-CH2-OH + Q (1) (BYD) (BED) 催化劑 HO-CH2-CH=CH-CH2-OH + H2 ———→ HO-CH2-CH2-CH2-CH2-OH+ Q (2) (BED)(BDO) ③PTMEG反應方程式:
圖一 甲醇工藝流程圖
圖二 丁二醇生產工藝流程圖
圖三 PTMEG工藝流程圖
圖四 γ-丁內酯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示意圖
圖五 2-吡咯烷酮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意圖
圖六 乙烯基吡咯烷酮生產工藝流程及產污示意圖
|
C 核算邊界和主要排放設施描述 | |||||
法人邊界的核算和報告范圍描述
本企業的溫室氣體核算和報告范圍為位于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榕山鎮廠區區域范圍內所有生產系統(包括直接生產系統、輔助生產系統、以及直接為生產服務的附屬生產系統)對應的化石燃料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工業生產過程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CO2回收利用、企業凈購入使用電力和熱力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其中輔助生產系統包括動力、供電、供水、化驗、機修、庫房、運輸;附屬生產系統包括生產指揮系統(廠部)和廠區內為生產服務的部門和單位(職工食堂、車間浴室)。 本企業與四川天華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同一個廠區,但設施及生產上相互獨立,可單獨核算和報告。
| |||||
補充數據表核算邊界的描述 本企業納入補充數據表核算范圍的產品為甲醇、聚四氫呋喃、丁內酯及其衍生物,其核算邊界分別為: 甲醇產品::以生產甲醇的主要生產系統為邊界,主要包括來自乙炔裝置的乙炔尾氣壓縮、預處理、合成、粗甲醇精餾。 聚四氫呋喃(PTMEG)產品: 以生產PTMEG的主要生產系統為邊界,包括反應器、共沸塔、聚合反應器、分離器、汽提塔、干燥系統等; 丁內酯及其衍生物產品:以生產丁內酯及其衍生物涉及的主要生產系統為邊界。
| |||||
主要排放設施 | |||||
6.1與燃料燃燒排放相關的排放設施 | |||||
編號 | 排放設施名稱 | 排放設施安裝位置 | 排放過程及溫室氣體種類 | 是否納入補充數據表核算邊界范圍 | |
1 | 叉車鏟車等廠內移動源 | 移動源設施 | 汽油、柴油燃燒導致的二氧化碳排放 | 否 | |
6.2與工業過程排放相關的排放設施 | |||||
編號 | 排放設施名稱 | 排放設施安裝位置 | 排放過程及溫室氣體種類 | 是否納入補充數據表核算邊界范圍 | |
1 | 乙炔爐V105A-D: φ1400×9525 | 乙炔裝置區 | 天然氣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 是 | |
2 | 氧氣預熱器H102A-D: φ1900×37500 | 乙炔裝置區 | 天然氣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 是 | |
3 | 天然氣預熱器H104A-D: φ2100×36500 | 乙炔裝置區 | 天然氣燃燒產生二氧化碳 | 是 | |
6.3主要耗電和耗熱的設施 | |||||
編號 | 設施名稱及型號 | 設施安裝位置 | 是否納入補充數據表核算邊界范圍 | ||
1 | 空分汽輪機透平ST0101:ENK40/45/60 | 空分裝置區 | 是 | ||
2 | 空分循環水泵P0901A/B/C/D/E:KQSN900-N14/924 | 空分裝置區 | 是 | ||
3 | 空分電動消防水泵:單級雙吸 | 空分裝置區 | 是 | ||
4 | 螺桿空壓機PA0705A/B/C:M350-HV | 空分裝置區 | 是 | ||
5 | 真空壓縮機YQMC322A/B:200L5 | 乙炔裝置區 | 是 | ||
6 | 裂解氣壓縮機蒸汽透平YQCT204A/B:KS50LAZ-40SAZ | 乙炔裝置區 | 是 | ||
7 | 循環氣鼓風機C-1A/B:1833RGS-J | 雙甲裝置區 | 是 | ||
8 | 新鮮氣鼓風機C-2:HIBON 675.05 | 雙甲裝置區 | 是 | ||
9 | 原料氣壓縮機03C0201A/B:MW-85-8.5-22 | 雙甲裝置區 | 是 | ||
10 | 合成氣壓縮機03CT0202:BH25/01 | 雙甲裝置區 | 是 | ||
11 | 氫氣壓縮機BD-C201:3SZS 190 | 丁二醇裝置區 | 否 | ||
12 | 乙炔循環壓縮機BY-C8101A/B:SKA420-440 | 丁二醇裝置區 | 否 | ||
13 | 循環氫氣壓縮機BS-C8202:KR20-1/2 | 丁二醇裝置區 | 否 | ||
14 | BYD進料泵BS-P8201A/B:TITANO 3140S-Φ55x120 | 丁二醇裝置區 | 否 | ||
15 | 5℃冷凍水泵06P1303A/B:ZE250-5500 | PTMEG裝置區 | 是 | ||
16 | -40度壓縮機C9801A/B:YCVLGF268TK13 | PTMEG裝置區 | 是 | ||
17 | 0度壓縮機C9811:YCVLGF234B13 | PTMEG裝置區 | 是 | ||
18 | 5度壓縮機C-9821A/B:Turbo150 | PTMEG裝置區 | 是 |
D活動數據和排放因子的確定方式 | ||||||||||
D-1 燃料燃燒排放活動數據和排放因子的確定方式 | ||||||||||
燃料種類 | 單位 | 數據的計算方法及獲取方式 選取以下獲取方式: 實測值(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寫明具體方法和標準); 默認值(如是,請填寫具體數值); 相關方結算憑證(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填寫如何確保供應商數據質量); 其他方式(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詳細描述)。 | 測量設備(適用于數據獲取方式來源于實測值) | 數據記錄頻次 | 數據缺失時的處理方式 | 數據獲取負責部門 | ||||
監測設備及型號 | 監測設備 安裝位置 | 監測 頻次 | 監測設備 精度 | 規定的 監測設備 校準頻次 | ||||||
燃料種類B:柴油 | ||||||||||
消耗量 | t | 相關方結算憑證:廠內移動源消耗柴油采購自附近加油站,其加油量由加油站的加油槍監測計量,以結算憑證的數據為消耗量來源 | \ | 加油站 | 按次監測 | \ | \ | 按月統計匯總 | 使用其余月份的平均消耗量估算 | 企管部 |
低位發熱值 | GJ/t | 默認值:43.330 | ||||||||
單位熱值含碳量 | tC/GJ | 默認值:0.0202 | ||||||||
含碳量 | 計算值:0.875 含碳量=低位發熱量×單位熱值含碳量 | |||||||||
碳氧化率 | % | 默認值:98% | ||||||||
燃料種類C:汽油 | ||||||||||
消耗量 | t | 相關方結算憑證:廠內移動源消耗柴油采購自附近加油站,其加油量由加油站的加油槍監測計量,以結算憑證的數據為消耗量來源 | \ | 加油站 | 按次監測 | \ | \ | 按月統計匯總 | 使用其余月份的平均消耗量估算 | 企管部 |
低位發熱值 | GJ/t | 默認值:44.8 | ||||||||
單位熱值含碳量 | tC/GJ | 默認值:0.0189 | ||||||||
含碳量 | 計算值:0.847 含碳量=低位發熱量×單位熱值含碳量 | |||||||||
碳氧化率 | % | 默認值:98% |
D-2 過程排放活動數據和排放因子的確定方式 (行業核算指南中,除燃料燃燒、溫室氣體回收利用和固碳產品隱含的排放以及購入電力和熱力隱含的CO2排放外,其他排放均列入此表。) | |||||||||||
過程參數 | 參數描述 | 單位 | 數據的計算方法及獲取方式 選取以下獲取方式: 實測值(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寫明具體方法和標準); 默認值(如是,請填寫具體數值); 相關方結算憑證(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填寫如何確保供應商數據質量); 其他方式(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詳細描述)。 | 測量設備(適用于數據獲取方式來源于實測值) | 數據記錄頻次 | 數據缺失時的處理方式 | 數據獲取負責部門 | ||||
監測設備及型號 | 監測設備 安裝位置 | 監測 頻次 | 監測設備 精度 | 規定的 監測設備 校準頻次 | |||||||
過程排放1:原料消耗產生的排放 | |||||||||||
天然氣消耗量 | 原料碳輸入 | 萬m3 | 實測值:流量計連續監測 | 天然氣流量計:EJA110A/EJA430A | 西油公司榕山輸氣站 | 連續監測 | 0.2級 | 一季度 | 按月統計 | 根據工廠端參考表的讀數進行估算 | 生產部 |
天然氣含碳量 | 含碳原料的含碳量 | tC/萬Nm3 | 計算值 含碳量=低位發熱量×單位熱值含碳量,其中,低位發熱量及單位熱值含碳量為指南缺省值。 5.96tC/萬Nm3=389.31GJ/萬Nm3×0.0153tC/GJ
| ||||||||
1,4-丁二醇產量 | 產品碳輸出 | 噸 | 實測值:流量計連續監測,同時還要參考生產情況,根據工藝生產情況得到最終產量。 | 丁二醇流量計 FI7157:STD924-E1A-00000-F1,H6,SB,3C
| 大丁二醇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08S | 檢修期校準 | 按月統計 | 根據其余月份產品與原料的比值估算 | 丁二醇車間 |
小丁二醇流量計 FI2198:IDP10-T22B21F | 小丁二醇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5S | 檢修期校準 | |||||||
1,4-丁二醇產量含碳量 | 含碳產品的含碳量 | tC/t | 計算值:根據產品的分子式及C原子數目計算得到。 1,4-丁二醇分子量90,含4個碳原子,因此: 0.53=12*4/90 | ||||||||
未進入1,4-丁二醇的甲醇量 | 含碳產品 | 噸 | 實測值:生產過程中中間產品甲醇大部分進入1,4-丁二醇的生產過程,還有一部分外賣及作為PTMEG的原料。 | 作為PTMEG的原料甲醇流量計FI29403:F100S128CCAZMZZZZ | PTMEG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075S | 檢修期校準 | 按月統計 | PTMEG車間 | |
外賣甲醇地磅秤SCS-60 | 天華地磅房 | 按次監測 | M1等級 | 每年校準一次 | 雙甲車間 | ||||||
甲醇含碳量 | 含碳產品的含碳量 | tC/t | 默認值:0.375 |
D-3 溫室氣體回收、固碳產品隱含的排放等需要扣除的排放量 | |||||||||||
過程參數 | 參數描述 | 單位 | 數據的計算方法及獲取方式 選取以下獲取方式: 實測值(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寫明具體方法和標準); 默認值(如是,請填寫具體數值); 相關方結算憑證(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填寫如何確保供應商數據質量); 其他方式(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詳細描述)。 | 測量設備(適用于數據獲取方式來源于實測值) | 數據記錄頻次 | 數據缺失時的處理方式 | 數據獲取負責部門 | ||||
監測設備及型號 | 監測設備 安裝位置 | 監測 頻次 | 監測設備 精度 | 規定的 監測設備 校準頻次 | |||||||
CO2回收: | |||||||||||
參數1 | |||||||||||
參數2 | |||||||||||
CH4回收: | |||||||||||
參數1 | |||||||||||
參數2 | |||||||||||
固碳產品隱含的排放: | |||||||||||
參數1 | |||||||||||
參數2 | |||||||||||
…… | |||||||||||
其他排放:(按照相應行業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中的第五部分核算方法的排放種類填寫) | |||||||||||
參數1 | |||||||||||
參數1 | |||||||||||
…… |
D-4 凈購入電力和熱力活動數據和排放因子的確定方式 | ||||||||||
過程參數 | 單位 | 數據的計算方法及獲取方式 選取以下獲取方式: 實測值(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寫明具體方法和標準); 默認值(如是,請填寫具體數值); 相關方結算憑證(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填寫如何確保供應商數據質量); 其他方式(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詳細描述)。 | 測量設備(適用于數據獲取方式來源于實測值) | 數據記錄頻次 | 數據缺失時的處理方式 | 數據獲取負責部門 | ||||
監測設備及型號 | 監測設備安裝位置 | 監測頻次 | 監測設備精度 | 規定的 監測設備校準頻次 | ||||||
凈購入電量 | MWh | 實測值:企業從四川天華股份有限公司購入電力,所購電力通過電能表監測 | 富邦電度表:DTSD178 | 總變主控室 | 連續監測 | 0.5S | 企業負責校準,每五年校準一次 | 按月統計記錄 | 如有備表,根據備表讀數統計;如無備表,根據與電力局/購電方共同協商確定的數據為準 | 生產部 |
凈購入電力排放因子 | tCO2/MWh | 默認值:0.5257 (說明:華中區域電網排放因子:0.5257 tCO2/MWh) | ||||||||
凈購入熱量 | GJ | 計算值:消耗熱量=統計的蒸汽消耗量(t)×(蒸汽熱焓-83.74)×10-3 其中, 蒸汽消耗量為實測值,由蒸汽流量計監測 | 富邦一期蒸汽流量計FI0982: STD-920 | 小丁二醇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075S | 18月一次 | 按月統計 | 根據與供熱方共同協商確定的數據為準 | 計量站 |
富邦二期蒸汽流量計FI6008: STD924-E1A-00000-F1,H6,SB,3C | 空分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075S | 18月一次 | ||||||
凈購入熱力排放因子 | tCO2/GJ | 默認值:0.11 |
D-5 補充數據表中數據的確定方式 | ||||||||||
補充數據表中要求的相關數據 | 單位 | 數據的計算方法及獲取方式, 選取以下獲取方式: 實測值(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寫明具體方法和標準); 默認值(如是,請填寫具體數值); 相關方結算憑證(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填寫如何確保供應商數據質量); 其他方式(如是,請具體填報時,采用在表下加備注的方式詳細描述)。 | 測量設備(適用于數據獲取方式來源于實測值) | 數據記錄頻次 | 數據缺失時的處理方式 | 數據獲取負責部門 | ||||
監測設備及型號 | 監測設備 安裝位置 | 監測頻次 | 監測設備精度 | 規定的 監測設備 校準頻次 | ||||||
甲醇生產補充數據表: | ||||||||||
1.二氧化碳排放量 | tCO2 | 計算值:二氧化碳排放總量=“1.1能源作為原材料產生的排放量” +“1.2消耗電力對應的排放量”+“1.3消耗熱力對應的排放量。 計算方式詳見“1.1、1.2、1.3”的計算方式。 | ||||||||
1.1 能源作為原材料產生的排放量 | tCO2 | 按核算指南計算得到: 能源作為原材料產生的排放量=“1.1.1能源作為原材料的投入量”ד1.1.2 能源中含碳量”-∑i “1.1.3碳產品或其他含碳輸出物的產量i” ד1.1.4碳產品或其他含碳輸出物含碳量i”。 相關參數詳見“1.1.1-1.1.4”。
| ||||||||
1.1.1能源作為原材料的投入量:乙炔合成氣尾氣 | 萬m3 | 實測值:流量計連續監測 | 乙炔合成氣尾氣流量計FI3012:STD924-E1A-00000-F1,H6,SB,3C | 乙炔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075S | 檢修期校準 | 按月統計 | 根據歷史甲醇產品原料單耗進行估算 | 乙炔車間 |
1.1.2 能源中含碳量:乙炔合成氣尾氣 | tC/萬Nm3 | 計算值:根據指南中公式(4)計算 含碳量= ∑n(12×CNn×V%n×10/22.4) 其中, CNn 為氣體組分n化學分子式中碳原子數目; V%n 為待測氣體每種氣體組分n的體積濃度;對體積濃度,每日測量一次乙炔尾氣組分,年度平均值為月度算術平均值。 | 氣體分析色譜儀:島津GC-2014 | 質量檢驗中心分析室 | 每日監測 | <0.5pg/s | 每年校準一次 | 按月記錄,按年匯總 | 根據歷史月份平均值進行估算 | 質量檢驗中心 |
1.1.3 碳產品或其他含碳輸出物的產量:甲醇 | 噸 | 計算值: 甲醇產量=用于生產甲醛的甲醇消耗量+用于生產PTMEG的甲醇消耗量+甲醇罐液位變化量+外賣甲醇量
| 用于生產大甲醛的甲醇流量計FI9003A/B:1700I15ABPMZZZ | 大甲醛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08S | 檢修期校準 | 按月統計 | 根據歷史月份產量單耗用原料消耗量進行估算 | 雙甲車間 |
用于生產小甲醛的甲醇流量計FI0105/0106:MC27B11F25P11CEAAB1K | 小甲醛裝置區 | 0.2S | 檢修期校準 | |||||||
作為PTMEG的原料甲醇流量計FI29403:F100S128CCAZMZZZZ | PTMEG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075S | 檢修期校準 | ||||||
外賣甲醇地磅秤SCS-60 | 天華地磅房 | 按次監測 | M1等級 | 每年校準一次 | ||||||
1.1.4 碳產品或其他含碳輸出物含碳量 | tC/t | 默認值:0.375 | ||||||||
1.2 消耗電力對應的排放量 | tCO2 | 計算值:消耗電力對應的排放量=消耗電力×電力對應的排放因子。 詳見“1.2.1”消耗電量和“1.2.2”電力排放因子。 | ||||||||
1.2.1 消耗電量 | MWh | 計算值:消耗電量=“1.2.1.1電網電量”+1.2.1.2自備電廠電量” +1.2.1.3可再生能源電量”+ 1.2.1.4余熱電量” 詳見下面參數描述。 本企業電力只涉及電網電量,因此,以下只描述1.2.1.1的監測情況。 | ||||||||
1.2.1.1電網電量 | MWh | 實測值:電表監測 | 雙甲電度表618/627:DTSD178 | 總變主控室 | 連續監測 | 0.5S | 企業負責校準,每五年校準一次 | 按月統計 | 根據歷史產品產量電耗估算 | 生產部 |
1.2.2 對應的排放因子 | tCO2/MWh | 默認值:0.6101tCO2/MWh | ||||||||
1.3 消耗熱力對應的排放量 | tCO2 | 計算值:消耗熱力對應的排放量=消耗熱量×熱力對應的排放因子 | ||||||||
1.3.1 消耗熱量 | GJ | 計算值:消耗熱量=統計的蒸汽消耗量(t)×(蒸汽熱焓-83.74)×10-3 其中, 蒸汽消耗量為實測值,由蒸汽流量計監測; 蒸汽品質為4.0MPa,370度,查表可得焓值為3140.8kJ/kg | 雙甲蒸汽流量計FI0001: STD924-E1A-0000-F1,HC,SB,3H | 甲醇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08S | 檢修期校準 | 按月統計 | 根據歷史產品產量蒸汽消耗量估算 | 雙甲車間 |
1.3.2 對應的排放因子 | tCO2/GJ | 默認值:0.11 企業使用的蒸汽均來自四川天華股份有限公司 | ||||||||
2 甲醇產量 | 噸 | 計算值: 甲醇產量=用于生產甲醛的甲醇消耗量+用于生產PTMEG的甲醇消耗量+甲醇罐液位變化量+外賣甲醇量
| 用于生產大甲醛的甲醇流量計FI9003A/B:1700I15ABPMZZZ | 大甲醛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08S | 檢修期校準 | 按月統計 | 根據歷史月份產量單耗用原料消耗量進行估算 | 雙甲車間 |
用于生產小甲醛的甲醇流量計FI0105/0106:MC27B11F25P11CEAAB1K | 小甲醛裝置區 | 0.2S | 檢修期校準 | |||||||
作為PTMEG的原料甲醇流量計FI29403:F100S128CCAZMZZZZ | PTMEG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075S | 檢修期校準 | ||||||
外賣甲醇地磅秤SCS-60 | 天華地磅房 | 按次監測 | M1等級 | 每年校準一次 | ||||||
3 二氧化碳排放總量 | tCO2 | 計算值:與“1 二氧化碳排放量”數據一致。 | ||||||||
4 CO2回收利用量 | 噸 | 無回收 | ||||||||
5 CO2回收利用去向 | \ | |||||||||
PTMEG生產補充數據表 | ||||||||||
1 主營產品名稱 | \ | 聚四氫呋喃(PTMEG) | ||||||||
2 主營產品代碼 | \ | 26020902 | ||||||||
3 主營產品產量 | t | 實測值:流量計連續監測 | PTMEG產量流量計FI28412 | PTMEG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075S | 檢修期校準 | 按月統計 | 根據歷史產品單耗,依據原料消耗量估算 | PTMEG車間 |
4 二氧化碳排放量 | tCO2 | 計算值:二氧化碳排放總量= “4.1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4.2消耗電力對應的排放量”+“4.3消耗熱力對應的排放量。 | ||||||||
4.1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 | tCO2 | PTMEG生產過程不涉及化石燃料的使用,此排放為0 | ||||||||
4.2消耗電力對應的排放量 | tCO2 | 計算值:消耗電力對應的排放量=消耗電力×電力對應的排放因子。 詳見“4.2.1”消耗電量和“4.2.2”電力排放因子。 | ||||||||
4.2.1消耗電量 | MWh | 計算值:消耗電量=“4.2.1.1電網電量”+4.2.1.2自備電廠電量” +4.2.1.3可再生能源電量”+ 4.2.1.4余熱電量” 詳見下面參數描述。 本企業電力只涉及電網電量,因此,以下只涉及4.2.1.1的監測情況。 | ||||||||
4.2.1.1電網電量 | MWh | 實測值:電表監測 | PTMEG電度表636/646:DTSD178 | 總變主控室 | 連續監測 | 0.5S | 企業負責校準,每五年校準一次 | 按月統計 | 根據歷史產品產量電耗估算 | 生產部 |
4.2.1.2 對應的排放因子 | tCO2/MWh | 默認值:0.6101 | ||||||||
4.3 消耗熱力對應的排放量 | tCO2 | 計算值:消耗熱力對應的排放量=消耗熱量×熱力對應的排放因子 | ||||||||
4.3.1 消耗熱量 | GJ | 計算值:消耗熱量=統計的蒸汽消耗量(t)×(蒸汽熱焓-83.74)×10-3 其中, 蒸汽消耗量為實測值,由蒸汽流量計監測 | 蒸汽流量計FI30101/30121/30105:STD924-E1A-00000-F1,H6,SB,3C | PTMEG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075S | 檢修期校準 | 按月統計 | 根據歷史產品產量蒸汽消耗量估算 | PTMEG車間 |
4.3.2 對應的排放因子 | tCO2/GJ | 默認值:0.11 | ||||||||
4.3.3 二氧化碳排放總量 | tCO2 | 計算值:與“4 二氧化碳排放量”數據一致。 | ||||||||
丁內酯及其衍生物生產補充數據表 | ||||||||||
2 主營產品代碼 | ||||||||||
3 主營產品產量 | t | 實測值:流量計監測,同時還要參考生產情況,根據工藝生產情況得到最終產量 | GBL產量流量計FI5114:VCS0B-Q04AN2.0F-IYY | 丁內酯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5S | 檢修期校準 | 按月統計 | 根據歷史產品單耗,依據原料消耗量估算 | 丁內酯車間 |
NMP產量流量計FI5218:SBL-AY20CDNIHX | 丁內酯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1S | 檢修期校準 | ||||||
2PY產量流量計FI5323: JYL-X21131/φ33.7×3.2 EJA118W-EMSA1BB-A01A-97DB/NSI | 丁內酯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0.5S | 檢修期校準 | ||||||
4 二氧化碳排放量 | tCO2 | 計算值:二氧化碳排放總量= “4.1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4.2消耗電力對應的排放量”+“4.3消耗熱力對應的排放量。 | ||||||||
4.1 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量 | tCO2 | PTMEG生產過程不涉及化石燃料的使用,此排放為0 | ||||||||
4.2消耗電力對應的排放量 | tCO2 | 計算值:消耗電力對應的排放量=消耗電力×電力對應的排放因子。 詳見“4.2.1”消耗電量和“4.2.2”電力排放因子。 | ||||||||
4.2.1消耗電量 | MWh | 計算值:消耗電量=“4.2.1.1電網電量”+4.2.1.2自備電廠電量” +4.2.1.3可再生能源電量”+ 4.2.1.4余熱電量” 詳見下面參數描述。 本企業電力只涉及電網電量,因此,以下只涉及4.2.1.1的監測情況。 | ||||||||
4.2.1.1電網電量 | MWh | 實測值:電表監測 | 丁內酯電度表612/622:DTSD178 | 總變主控室 | 連續監測 | 0.5S | 企業負責校準,每五年校準一次 | 按月統計 | 根據歷史產品產量電耗估算 | 生產部 |
4.2.2 對應的排放因子 | tCO2/MWh | 默認值:0.6101 | ||||||||
4.3 消耗熱力對應的排放量 | tCO2 | 計算值:消耗熱力對應的排放量=消耗熱量×熱力對應的排放因子 | ||||||||
4.3.1 消耗熱量 | GJ | 計算值:消耗熱量=統計的蒸汽消耗量(t)×(蒸汽熱焓-83.74)×10-3 其中, 蒸汽消耗量為實測值,由蒸汽流量計監測 | 蒸汽流量計FI5117:SBL-AZ150GJNTPIHX | 丁內酯裝置區 | 連續監測 | 1S | 檢修期校準 | 按月統計 | 根據歷史產品產量蒸汽消耗量估算 | 丁內酯車間 |
4.3.2 對應的排放因子 | tCO2/GJ | 默認值:0.11 | ||||||||
4.3.3 二氧化碳排放總量 | tCO2 | 計算值:與“4 二氧化碳排放量”數據一致。 |
E數據內部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相關規定
| |
我公司已經由生產部制訂完成溫室氣體監測計劃(1.0版本),由公司分管領導負責審批,對企業各部門跟溫室氣體監測有關的職責和權限作出明確規定。碳排放監測和報告將主要由生產部專人負責,相關部門設備部、財務部、安監部、企管部、生產部、天乇公司聯合評估,同時指定統計人員,統計人員負責全部數據的審核等相關工作。 監測計劃由生產部根據《中國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化工生產企業(合成氨生產、甲醇生產和尿素生產)2016(2017)年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補充數據表》以及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文件制訂,監測計劃中詳細描述了所有活動水平數據和排放因子的確定方式,包括數據來源、數據獲取方式、監測設備信息等內容。如《中國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補充數據表以及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文件發生變化,企業自身的組織機構發生重大變化,企業的生產或者監測設備發生重大變化,生產部會負責對監測計劃進行修訂,并報送公司分管領導批準。 指定生產部統計人員負責數據的收集和記錄,所有的監測數據都按月記錄,所有的電子或者紙質材料應將保存至三年之后。
(如不能全部描述可增加附件說明) | |
填報人:熊克勤
| 填報時間:2018年3月20日
|
內部審核人:張龍
| 審核時間:2018年3月20日
|
填報單位蓋章
|
核查機構審核結論 |
一、審核依據: 1)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7)1989號) 2) 排放監測計劃審核和排放報告核查參考指南 3) 中國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4)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化工生產企業(其他化工產品、甲醇)碳排放補充數據表 5)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第三方核查參考指南 6) 四川省發改委關于開展企業碳排放報告、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的通知(川發改環資(2018)19號)
|
二、審核結論:
核結論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對四川天華富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監測計劃信息展開獨立的文件評審、現場訪問、技術內審,在所有不符合項關閉之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確認四川天華富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于 2018 年3月20日提交的《監測計劃(最終版)》(版本號:1.0): 1. 監測計劃與核算指南的符合性; 審核組確認受核查方提交的監測計劃符合《中國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以及《化工生產企業(其他化工產品、甲醇)溫室氣體排放補充數據表》的相關要求。
2. 監測計劃的可行性; 審核組確認受核查方提交的監測計劃具有可執行性。
3. 審核過程中未覆蓋的問題描述。 無
|
審核組長:(簽名)
時間 2018年3月21日 |
核查機構負責人:(簽名)
機構蓋章 |
附:第三方核查機構對監測計劃的審核報告。
報告編號:17
四川天華富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監測計劃審核報告
核查機構名稱(蓋章): |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 |
審核報告簽發日期: | 2018年3月25日
|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名稱 | 四川天華富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 | 地址 | 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榕山鎮 | |||
聯系人 | 晏偉
| 聯系方式(電話、email) | 手機:15984011743 郵箱: 406810314@qq.com | |||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是否是委托方? □是 S否,如否,請填寫以下內容。 委托方名稱 四川省發展和改革委 地址 成都市錦江區濱江東路156號發展大廈 聯 系 人 向柳 聯系方式(電話、email)xiangliu@sc.cei.gov.cn
| ||||||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所屬行業領域 | 有機化學原料制造(2614))-化工 | |||||
企業(或者其他經濟組織)是否為獨立法人 | 是 | |||||
監測計劃審核依據 | 《中國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以及《化工生產企業(其他化工產品、甲醇)溫室氣體排放補充數據表》 | |||||
監測計劃(審核前)版本/日期 | 無 | |||||
監測計劃(審核后)版本/日期 | 1.0/2018年3月20日 | |||||
審核結論 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對四川天華富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的監測計劃信息展開獨立的文件評審、現場訪問、技術內審,在所有不符合項關閉之后,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確認四川天華富邦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于 2018 年3月20日提交的《監測計劃(最終版)》(版本號:1.0): 1. 監測計劃與核算指南的符合性; 審核組確認受核查方提交的監測計劃符合《中國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以及《化工生產企業(其他化工產品、甲醇)溫室氣體排放補充數據表》的相關要求。
2. 監測計劃的可行性; 審核組確認受核查方提交的監測計劃具有可執行性。
3. 審核過程中未覆蓋的問題描述(如適用)。 無
| ||||||
核查組長 | 羅偉 | 簽名 |
| 日期 | 2018年3月21日 | |
核查組成員 | 姚堯 | |||||
技術復核人 | 王振陽 | 簽名 |
| 日期 | 2018年3月21日 | |
批準人 | 宋向東 | 簽名 |
| 日期 | 2018年3月25日 |
一、概述
審核目的 | 核實企業提交的監測計劃是否完整、準確、可靠,是否符合《中國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和《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化工企業(其他化工產品、甲醇)碳排放補充數據表》的相關要求。核實提供的證據文件是否充分、可靠,能為國家開展碳排放核算、企業規范溫室氣體排放監測管理等工作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
審核范圍 | (1) 審核企業監測計劃的版本及修訂情況是否與企業實際情況相符合; (2) 審核企業監測計劃中報告主體描述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3) 審核企業監測計劃中核算邊界和主要排放設施描述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以及核算范圍的符合性; (4) 審核企業監測計劃中各個活動數據和排放因子獲取方式的完整性、合理性,與核算指南的符合性以及保守性; (5) 審核企業數據內部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相關規定完整性、合理性、是否文件化及人員是否具備能力。 |
審核依據 | R 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的通知(發改辦氣候(2017)1989號) R 排放監測計劃審核和排放報告核查參考指南 R 中國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R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化工生產企業(其他化工產品、甲醇)碳排放補充數據表 R 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第三方核查參考指南 R四川省發改委關于開展企業碳排放報告、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的通知(川發改環資(2018)19號) □ 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有,請填寫) |
二、審核過程和方法
審核組安排 | 姓 名 | 職 責 | 任務分工 | 辦公電話 | |||
羅偉 | 核查組長 | 審核監測計劃,確認可行性并撰寫監測計劃審核報告。 | 021-60133079 | ||||
姚堯 | 核查組員 | 收集資料,對監測計劃審核報告交叉驗證。 | 021-60133076 | ||||
王振陽 | 技術復核人 | 對監測計劃及監測計劃審核報告進行復核。 | 010-83886649 | ||||
文件審核 | 受審核方未提供《監測計劃(初始版)》,審核組對受核查方提交的企業基本信息、排放設施清單、歷史排放報告、活動水平和排放因子的相關信息等進行了文件評審。核查組在文件評審過程中確認了受審核方提供的信息完整,并識別出現場訪問中需特別關注的內容。 受審核方提供的支持性材料及相關證明材料見本報告附件3:支持性文件清單。 | ||||||
現場審核 | 核查組于 2018 年 3 月 7-8 日對受審核方的監測計劃情況進行了為期 2天的現場審核。核查組按照現場審核計劃進行了現場走訪、觀察了相關設施設備,并訪問了相關人員,F場主要訪談對象、部門、收集/驗證信息內容如下。 | ||||||
對 象 | 部 門 | 職 務 | 走訪/收集/驗證信息內容 | ||||
先中國 | 公司辦 | 副總 | 1.受核查方基本情況,包括主要生產工藝和產品情況等; 2.受核查方組織管理結構,溫室氣體排放報告及管理職責設置; 3.受核查方的地理范圍及核算邊界。 | ||||
張龍 熊克勤 楊鳳琴 | 生產部 生產部 財務部 | 副部長 工程師 經理 | 1.活動水平數據來源、排放因子來源及碳排放計算的過程; 2.補充數據來源及數據流過程。 | ||||
晏偉 | 安監部 | 工程師 | 1.計量器具配備及校準情況 | ||||
審核報告編寫 | 現場審核前受審核方未提交監測計劃。進入現場審核后,核查組根據現場審核發現與受核查方進行了交流。受核查方根據現場審核的情況完成監測計劃(v1.0)并提交給核查組。核查組對提交的監測計劃進行審核,確認內容完整,符合現場實際情況后,完成審核報告編制。 | ||||||
內部技術復核 | 根據中國質量認證中心內部管理程序,本審核報告在提交給審核委托方前須經過獨立于核查組的技術復核人員進行內部技術復核。受審核方的《監測計劃(最終版)》和本審核報告已通過技術復核人員復核。 |
三.審核發現
核查組對受審核方的所覆蓋范圍進行了現場審核,審核情況及評價如下: | |
打þ 表示該項目符合要求或基本符合;打ý 表示該項目存在嚴重不符合項。 | |
監測計劃版本的審核 | 通過文件評審及現場審核和走訪,核查組確認受審核方公布的《監測計劃(最終版)》: R最終版本與實際情況符合 R發布或修改時間與實際情況相符合 R發布或修改的內容滿足核算指南要求 |
報告主體描述的審核 | 通過文件評審及現場訪問過程中查閱相關資料、與受審核方代表訪談,核查組確認企業報告主體情況(見下)與實際相符: R法人營業執照(三證合一) R 所有權狀況 R 主營產品 R 生產設施信息 R 組織機構圖 R 廠區平面圖 R 工藝流程圖 □ 其他:
|
核算邊界和主要排放設施描述的審核 | 通過文件評審及現場審核和走訪,核查組確認: R 受審核方為獨立法人,地址真實準確 R 受審核方法人邊界的核算范圍正確無誤 R 受審核方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的核算范圍正確無誤 R 完整識別了邊界內排放源和排放設施,且與實際相符 R 核算邊界符合該行業《中國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要求 R 核算邊界符合該行業《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化工企業(其他化工產品、甲醇)碳排放補充數據表》要求 □ 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
數據獲取方式的審核 | R 監測計劃中涉及的所有活動水平數據和排放因子識別全面 R 監測計劃中對參與核算所需要的所有數據都制定了獲取方式 R 所填報的數據單位與核算指南一致 R 所有數據的計算方法和獲取方式合理且符合核算指南的要求 R 數據獲取過程中涉及的測量設備的型號、位置屬實 R 監測頻次、精度和校準頻次符合相關要求 R 數據缺失時的處理方式能夠確保不會導致排放量的低估和配額的過量發放 □ 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
數據內部質量控制和質量保證的審核 | R 受審核方已指定專人負責溫室氣體監測計劃制定、溫室氣體報告工作 R 受審核方已建立監測計劃的制定、修訂、審批以及執行等的管理制度 R 受審核方已建立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的編寫、內部審核以及審批等管理制度 R 受審核方已建立溫室氣體數據文件的保存和歸檔管理制度 R 受審核方監測計劃制定和執行人員以及排放報告編制人員具備制定相應報告的能力 |
其他審核發現 | R 生產情況說明真實可靠 R 企業在統計期內組織邊界、報告范圍的變更說明真實可靠 □ 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
|
四、審核結論
通過文件評審和現場訪問,核查組對受審核方提交的監測計劃形成以下審核結論: | |
監測計劃與核算指南的符合性 | R 符合《中國化工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和報告指南》要求 R 符合《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化工企業(其他化工產品、甲醇)碳排放補充數據表》要求 |
監測計劃的可行性 | R 可行 □ 不可行,原因說明: |
審核過程中未覆蓋的問題描述 | R 無其他問題 □ 存在其他問題,問題描述: |
五.附件
附件1:不符合清單 附件2:對監測計劃執行的建議 |
不符合清單
序號 | 不符合描述 | 糾正情況 | 審核結論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附件2 對監測計劃執行的建議
序號 | 建議 |
1 | |
2 | |
3 | |
4 | |
5 |
支持性文件清單
序號 | 證據文件名稱 |
1 | 營業執照、組織機構圖、企業簡介 |
2 | 廠區平面分布圖、工藝流程圖 |
3 | 主要耗能設備清單 |
4 | 計量器具臺帳、計量器具校驗報告 |
5 | 2016-2017年企業溫室氣體排放報告 |